华体会(HTH)官方网站《薄伽梵歌》系列讲座(一)

2023-12-07 04:02:30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华体会(HTH)官方网站《薄伽梵歌》系列讲座(一)我是三智世界文明读书汇的教务主管孙胜男,非常荣幸能和大家相聚在世界文明读书汇的线上课堂。我们将邀请世界文明研究领域的老师,带领我们大家一起探索东西方文明的发展脉络,通过线上、线下结合的方式,交流互鉴,同修共读,寻找世界文明的智慧之源。

  那么从本期读书会开始呢,我们将进行《薄伽梵歌》的系列学习。《薄伽梵歌》是印度教的重要经典与古印度瑜伽的典籍,是古代印度的哲理诗,讲述着无限宇宙与流幻人生的真谛,宣扬着无我的行动,隐藏着重要的神谕。那么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特别邀请到三智世界文明研究院的执行院长——徐达斯老师,带领我们一起来共读这本经典。

  徐老师在东方学、考古学、世界史和中国文化领域,孜孜不倦研究20余年,尤其对古代印度文化和瑜伽哲学有着独到、深入的见解。老师将带领我们共读《薄伽梵歌》,使这本难懂的经典古籍,变得连贯畅达华体会(HTH),使他的真义能够照亮我们每个人的心灵。老师今晚将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为大家讲解,之后的半个小时为答疑时间。那么老师讲课时,请各位同学关闭麦克风,待互动时间发言时再自行开启,感谢您的配合。

  里面讲的是一个美国士兵,到阿富汗去反恐,立了战功,回来以后受到很多的,各种功名利禄美色的,他的亲人也劝他不要再去战场打仗,应该回家享受生活。但是,这个士兵想起了他的老连长,一个黑人连长,跟他的一番意义深长的对话。

  黑人连长在阿富汗战场,在一棵树下,跟他讲了《薄伽梵歌》。他说,实际上你是永恒的灵魂,你不是这个躯体,你应该放弃一切执著,放弃对生死的执着、对功名的执着,履行你的职责,的一切后果都不要去执着,你只要根据自己天生的秉性,去行动,去战斗,如此你最后会战胜死亡、战胜自我。

  他想起了老连长的这一番教导,觉悟了。然后,他毅然拒绝了所有的,也拒绝了他姐姐让他退伍的要求,毅然又返回战场,去履行自己作为一个士兵的职责,《薄伽梵歌》里叫dharma,就是一个士兵的。

  美国现在正在一场战争之中,是一场瘟疫,一种病毒发起的战争。美国现在能不能赢得这场战争,就看他们能不能唤起这种精神:为了职责,可以,可以不计一切功利,去奉献、去牺牲。如果美国人还有这种精神,如果他们能够唤起这种精神的话,那美国还有救的;如果美国人没有这样的觉悟,他们的心性已经彻底沉沦、堕落的话,经历过这样一场巨大的灾变,可能就会一蹶不振,可能线美国崩溃了。当然我也只是一个猜测。看一个文明是否能持续,最终是要看它的精神,看它的心性所达到的境界。

  李安这部电影里就讲到了《薄伽梵歌》,而且《薄伽梵歌》是一条主线,贯穿了电影的主题,因为《薄伽梵歌》也是在战场上进行的一番对线、《薄伽梵歌》的书名含义是什么?

  《薄伽梵歌》的梵文叫Bhagavad Gita,两个梵文词组成,一个Bhagavan,一个是Gita。

  Bhagavan我们翻译成薄伽梵。佛教界里很多朋友念成bo qie fan,是不对的,是以讹传讹,包括瑜伽念成yu qie,也是以讹传讹的读法,梵文就是yoga,或者Bhagavan,翻译成薄伽梵,唐音、古音应该读成bo ga fan,这个才是正确的读法。佛经里,我们经常碰到一个很熟悉的词,叫世尊。薄伽梵,Bhagavan,在佛经里翻译成“世尊”,通常指称释迦牟尼,也就是我们所知的佛陀,大家称他是薄伽梵。《金刚经》一开始就说:如是我闻,薄伽梵在什么什么地方,做了什么什么事儿,薄伽梵指的就是世尊。

  所以,Bhagavad Gita,意思就是薄伽梵之歌,薄伽梵唱的一首歌,或者演述的一首歌。《薄伽梵歌》在古代的佛经里,也翻译成《世尊曲》,是比较古雅的翻法,世尊唱出来的一首歌曲,我们可以这么理解。英文通常翻译成song of God,就是上帝之歌,或者叫神之歌,有的也翻译成神曲。

  具足一切力量、一切财富、一切荣名、一切智慧、一切妙美、一切自在,具足这六大功德,或者说六大美富的人才可以称为薄伽梵,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称为薄伽梵的。在印度历史上,佛陀称为薄伽梵,还有一些大神级的人物才可以称为薄伽梵。克利须那就是具足六种功德的薄伽梵

  。据说历史上确有其人,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人物,在印度的史诗、《往世书》里都不断地有提到,是一个灵魂性的、关键性的人物,据说他就是薄伽梵,具足了六大功德,印度教认为他是神的化身,有的认为他就是神本人。我们知道,印度教里有三大主神:湿婆、梵天、毗湿奴。一般认为克利须那是毗湿奴的化身,但也有人认为毗湿奴是克利须那的化身,不同教派有不同的说法。

  。通常描述他是一个牧牛童的形象,叫Gopal,也叫Govinda。他小时候是一个牧牛童,穿着一件黄衫,身上带着很多的璎珞,头上插一支孔雀羽毛,口中吹一支横笛;他的身姿总是一个三度曲线,在印度的绘画或者雕塑里,都把他表现成三度曲线,叫tri-banga,被认为是最美的曲线,符合黄金分割,克利须那的姿势永远是tri-banga,永远是三度曲线。克利须那据说非常非常美,连爱神都被他迷倒,所以他的名字叫Madandamohana,意思就是迷倒爱神的人。《往世书》里记载,只要他在哪里,女性就都被他迷惑,向他献花,被他的美震惊,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吧,就是这样一个人物。同时,他又表现出

  。虽然他拥有无量的财富、无限的美,但是他不以为意,并不执着。他可以随时放下这些财富,放下对自我的执着,表现出智慧、自在的功德。他还留下了《薄伽梵歌》这样一部流传千古的哲学、文学著作。克利须那确实非常奇妙。在《薄伽梵歌》里,薄伽梵指的就是克利须那。《梵天本集》对克利须那的描述

  克利须那是自在主,他是主宰,但是他又很自在;他是无为的,他很逍遥,同时又能够主宰万物,Ishvara,他是至高无上的主宰、自在主。

  整部《薄伽梵歌》就是克利须那和他的朋友阿周那之间的对话,这个事件也反映出克利须那一个很大的特点:他确实有至高无上的权力,但是他又毫不执着;他是Ishvara,至高无上的自在主,但是他可以为他的朋友驾驶马车,可以放下身段做一个车夫。这个就很奇妙了。他可以服从,他朋友叫他去哪里,他就去哪里。《薄伽梵歌》一开头,阿周那说,我要到这里去,我要到那里去,我要看这个,我要看那个,克利须那就按照他的愿望驾驶马车,完全服从他的朋友,这就显示出他自在无著的功德。

  《薄伽梵歌》这种体裁后来一直被印度的圣者所沿用,一直到大家熟知的泰戈尔。我们知道,泰戈尔是东方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,他获奖的代表作叫

  Gitanjali,就是《吉檀迦利》。Gitanjali是从Gita来的,Gita指《薄伽梵歌》,《吉檀迦利》深受《薄伽梵歌》的影响,也是一首颂神之歌。《薄伽梵歌》是神来讲述这个世界,而泰戈尔的《吉檀迦利》表达对神的渴慕。一个是神对人的教导,一个是人对神的渴望。这两部Gita、两部梵歌,上下五千年,正好遥遥相对,非常有意思。但是我今天就不讲《吉檀迦利》了哈。整部《薄伽梵歌》用优雅的梵文写作

  首先,它是用梵文写作的。我们知道,梵文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,也是最优雅、最质朴,同时也是最深奥的一种语言。佛经,尤其是后期的大乘的佛经,一般是用梵文写作的,包括我们念的一些咒语,都是梵音构成的。我们可以想象,梵文具有一种非常强大的灵性摄受力。整部《薄伽梵歌》用梵文写作,非常的优美,非常的灵性,同时也非常的深奥,非常的玄妙,这也是梵文这种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性。

  当时我记得翻译出来给我的梵文老师看。我曾经在印度一所梵文学校待了一段时间,我给我们的校长看译稿,我说这是我翻译的,用中国的古诗翻译出来的Bhagavad Gita,老师当时看了非常震惊。他非常认真的看了,其实他不懂中文的,但是他非常认真地一页一页翻过去,然后他说:我很surprise,我非常惊讶,居然中文可以比梵文还要精练。我翻译古体《薄伽梵歌》,一个偈颂,一个

  sloka,四行四言诗,四言四句线个中国字,就可以把一个偈颂翻译过来。而梵文需要32个音节,一个sloka由32个音节构成。但是,我这个中文的《薄伽梵歌》古体,只要16个中文字,16个音节。所以,他当时非常惊讶,说没想到中文比梵文还要精炼。因为这个原因,他后来就立志学中文,真的就拜我为师,他说,你是我的老师,我要跟你学中文。他确实是天才,半年时间就已经可以用中文讲课。当时我们已经安排好他去北大讲课,但是非常不幸,去之前两个月突然去世了,因为气管炎,突然去世了。有这么一段缘起。从中我们可以知道,《薄伽梵歌》的文字之美跟梵文的音韵之美,我们中国人其实可以欣赏的。如果只是看散文译本,我们很难欣赏到原文的那种优美、那种典雅。所以,我为什么一定要把它翻译成古体诗,因为我觉得只有古体诗才能反映出《薄伽梵歌》原来的那种韵味,我用了诗经体,还杂有一些楚辞体,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,某种程度上还是表达出梵文优雅、美妙、神奇的风格。

  sloka,佛经里翻译叫输罗伽,一个偈颂,通常是分成4段的一首诗,32个音节4段。《薄伽梵歌》由700个偈颂构成,如果用梵文念的话,差不多要三个多小时。美好的《薄伽梵歌》诞辰日

  Gita Jayanti,就是《薄伽梵歌》诞辰日。这一天,印度所有的人都要纪念《薄伽梵歌》来到人间。据说,《薄伽梵歌》是5000年前由克利须那讲说,才在这个世上出现,所以他们这个节日过了5000年,如果他们这个传统一直延续的线年。印度人非常重视,这一天所有的印度人都要读《薄伽梵歌》,一般就是用梵文,当然,会有人来领读。我参加过这样一个节日,非常隆重,非常庄严,仪式非常美,婆罗门祭司会生起祭祀之火,献上《薄伽梵歌》,然后大家一起朗诵梵音,非常美好的一个节日。但是通常念梵文需要3~4个小时,慢一点需要5⃣️个小时,才能把整部《薄伽梵歌》念完,像音乐一样的吟诵,所以念起来时间比较长。

  下面,我们来讲一下这本著作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,有很多不同的说法。我们知道,印度这个国家跟我们中国不一样,印度人不太重视历史,印度没有像中国《史记》、《二十四史》那样的编年史著作,对历史有一种比较明晰的记载,他们没有。所以一讲到印度史,或者是印度文学史、宗教史、思想史,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时间问题。要从文献上考证,说《薄伽梵歌》具体出现在什么时间,很难。

  但是,大致还是可以推断的,因为,《薄伽梵歌》不是单独成书的,不像《老子》是单篇的一本书,它实际上是古印度最伟大的史诗《摩诃婆罗多》中的一章,《摩诃婆罗多》中间的一章叫毗湿摩分,在这一章里面插进了《薄伽梵歌》。这就可以判断,《摩诃婆罗多》出现的时间跟《摩诃婆罗多》是同一时期。根据《摩诃婆罗多》记载,当时的这场著名的战争,在《摩诃婆罗多》里叫俱卢之野的战争,发生在5000年前。如果《摩诃婆罗多》的记载没有错的话,《薄伽梵歌》也可以

  上溯到5000年前。5000年前是什么概念,大家想一想,那时候还没有老子,释迦牟尼2000年以后才出现,苏格拉底、孔子都没出现。所以,我们可以想象,《薄伽梵歌》之古远。我们现在特别推崇轴心时代,但是如果《薄伽梵歌》在5000年前已经存在,就说明远在轴心时代之前,人类已经有了一套辉煌的文明。

  当然,很多学者是不太同意的。尤其西方学者,东方的文化推得那么远,他们就不太舒服,所以一般就往下推,推到差不多公元前五世纪左右,在佛陀之前,这本书就已经存在。按照徐梵澄先生的说法,是在《奥义书》和《吠陀经》之后、六派哲学和佛教之前,产生了《薄伽梵歌》。那也是非常古远,起码在2500年前,《薄伽梵歌》已经存在。

  时间段非常重要,为什么呢?我觉得《薄伽梵歌》反映了轴心前的原始大道,人类文明鸿蒙开辟的时候,从天地间传下来的一套学问,是一套有关宇宙和生命的学问,我们中国所谓的天人之学。

  所以,我觉得我们现在追溯轴心前期可能更重要,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是继承了轴心时代的文明,而轴心时代的文明演变到现在,其价值已经耗竭,引起了文明的冲突,各种文明、各种宗教在不断的斗争、不断的,已经造成整个地球文明难以为继,文明即将崩溃。

  《薄伽梵歌》是《摩诃婆罗多》的一章,不是单独成篇的,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,被单独提出来,成为一部独立的哲学作品。它最早是梵文,后来被翻译成波斯文。到19世纪的时候,欧洲人发现了《薄伽梵歌》,然后把它翻译成了各种西方语言,世界上几乎每种语言都有《薄伽梵歌》的版本,影响非常的大。如果去亚马逊上搜索的话,《薄伽梵歌》的译本翻几十页都还没翻完,从中也可以看出,它的影响非常大。

  我想稍微引用一下几个名人对《薄伽梵歌》的评价,从中可以看出《薄伽梵歌》不但对印度,而且对整个西方文明,对现代的、科学、哲学,文学、宗教,都有非常深刻而持久的影响。

  甘地,是印度的圣雄,他对《薄伽梵歌》极为推崇。甘地他们这一帮人,为了争取民族独立,一手拿着《薄伽梵歌》,一手拿着剑,反抗殖民统治。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就是取材于《薄伽梵歌》,他随时随地都带着《薄伽梵歌》,甚至关进监狱的时候,都每天读《薄伽梵歌》。甘地有一句话,我给大家读一下。他说:

  每当疑惑萦心,失望上脸,在地平线上,看不到一线希望的曙光时,我便翻阅《薄伽梵歌》,从中找出一节诗,来抚慰自己,顷刻间,我便会放下忧伤的心情,脸上泛起笑容,把《薄伽梵歌》铭记于心的人,每天都能从中找到新的喜悦和意义。

  我们可以想象,甘地在狱中读《薄伽梵歌》,给他带来多大的安慰、多大的力量。我记得到新德里去参拜甘地的坟墓,坟墓上就刻了一段《薄伽梵歌》的线、哲圣奥罗频多。狱中开悟写下《薄伽梵歌论》

  《薄伽梵歌》不但对甘地,对当时印度的开国领袖都有深刻的影响,包括印度三圣:第一个圣雄是甘地,第二个是哲圣奥罗频多。

  我们知道,奥罗频多也是在狱中研究《薄伽梵歌》,突然开悟了,看到自在主无处不在,看到鲜花、百鸟都在向他微笑,灵魂感觉飘浮起来了,在这一刻,他顿悟了,后来在狱中写下了《薄伽梵歌论》,后来我们中国的徐梵澄先生翻译把此书翻译成了中文,《薄伽梵歌论》成为了当时印度独立战士的精神指南,所有的印度人都会研究这本书,从中获取力量。

  泰戈尔是三大圣之一的诗圣,泰戈尔非常崇拜奥罗频多,也非常喜欢《薄伽梵歌》,推崇《薄伽梵歌》,我们知道,他的《吉檀迦利》的灵感就是来源于《薄伽梵歌》。

  我们讲了《薄伽梵歌》对印度的影响,实际上它还对西方有影响,尤其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,非常持久而且深入,影响到西方的文学、宗教和哲学,西方现当代的一些大师很多上都是《薄伽梵歌》的粉丝。

  最有名的像爱因斯坦,爱因斯坦老年的时候读到《薄伽梵歌》,对它无比推崇。他说,可惜我一辈子时间都用于研究相对论,我现在觉得很遗憾,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《薄伽梵歌》了,因为我已经老了。如果有来生的话,我要研究《薄伽梵歌》。我们可以看出,《薄伽梵歌》在爱因斯坦心中的位置有多么重要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:

  爱因斯坦是一个物理学家,天天思考宇宙是怎么创造的,是怎么运作的,他觉得在《薄伽梵歌》里可以找到答案。这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。

  我们再来引用一位家的话,沃伦·黑斯廷斯,这个人是英国首任驻印度的总督,当时就是印度的藩王,英国人,是征服了印度的殖民者,但是他对《薄伽梵歌》无比推崇。他说:

  我毫不犹豫的断言,《薄伽梵歌》是非凡的旷世之作,其概念和语言臻于极致,无与伦比,它是唯一能与教精神完美的吻合并能最有力阐释其基本教义的神学,而这在所有人类已知的宗教史中,是唯一的例外。

  我们看到,征服了印度的殖民者,英国人,我们知道,一般都相当骄傲,尤其是,他是一个征服者的角色,但是,他仍然从他的良知来判断,认为《薄伽梵歌》是无与伦比的,而且能够跟教精神完全吻合。这非常神奇。

  每个人都可以从《薄伽梵歌》那里得到各自需要的东西,一个,我们说的这个英国人,可以在《薄伽梵歌》里读出教;穆斯林可以在《薄伽梵歌》里读到跟《可兰经》吻合的思想;一个中国的读者,可以在《薄伽梵歌》里读出儒释道的思想,这个非常神奇。

  《薄伽梵歌》就像人类智慧的源头之水一样,可以流向各个方向,满足不同地域、不同时间的人的需要。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饮上池之水,因为它是源头性的文化,来自于人类文明鸿蒙初辟时候的源头智慧,所以,不但能够让印度人崇拜,能够持续影响印度文化,还能够影响西方文化,甚至让徐梵澄先生看到,里面隐含着儒释道的智慧。

 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,《薄伽梵歌》研究意义非常重大,尤其在我们这个文明冲突的时代,要找到解决文明冲突、实现文明融合的路径,《薄伽梵歌》一定能给我们一个绝佳的参考,一个蕴含了文明原始基因的参照体系。

  这里,我还要讲一下佛教和《薄伽梵歌》的关系。中国人一般对佛教情有独钟,一般了解印度都是从佛教开始。

  我们刚才说的,《薄伽梵歌》出现在佛教之前,佛教肯定受到受《薄伽梵歌》的影响。印度当代著名的哲学家RadhaKrishna,有专门的书讨论《薄伽梵歌》对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的影响。大乘佛教里,尤其像净土思想,菩萨转世来救度众生这样一种奉献性的思想,跟《薄伽梵歌》里的Bhakti思想非常吻合。

  至于佛陀有没有看过《薄伽梵歌》,这个我不敢保证,但是,我觉得佛陀对《奥义书》肯定是了解的,因为他是刹帝利,是王子,在那个时代,所有的王子都要受到吠陀文化的教育,接受吠陀文化的熏陶,而且佛陀肯定是懂梵文的,这点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,佛陀肯定接触过《奥义书》,这个是没有问题的。

  所以,佛教里面很多的概念,像涅槃nirvana、业报Karma、瑜伽yoga,或者佛教讲到解脱、业报这些概念,其实在《奥义书》里都有,只不过佛陀加以一种新的阐释。所以,佛陀受《奥义书》的影响,一般学者都能认可。

  另外一方面,《薄伽梵歌》虽然是《摩诃婆罗多》其中的一章,但是也被认为是一部《奥义书》,叫Gita Upanisad。《薄伽梵歌》是薄伽梵克利须那亲自讲说的,所以被认为是Sruti,就是天启,也被认为是《奥义书》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因为《薄伽梵歌》跟《奥义书》是一脉相连的,所以,佛教肯定跟《薄伽梵歌》有非常密切的关系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