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体会(HTH)官网登录入口《瑜伽师地论》四神足(8) 八种断行(8)念

2024-02-11 13:13:43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华体会(HTH)官网登录入口《瑜伽师地论》四神足(8) 八种断行(8)念「五者、念」:第五,这是个念,这都是说到修行的方法,「念」是修行的方法。这个「念」是什么呢?「谓九种相」:这个念有九种相貌。九个相貌是什么呢?「于九种相安住其心」:就是用这九种相貌的念,成就九心住。所以这个九念也好,九种念相也好,九心住也好,都是属于奢摩他这一类的,「奢摩他品」。「能摄持故」:若是修「念」,就能摄持令心不乱,能令心明静而住,可以由散乱心达到寂静住而不乱、不。「能摄持」,就是能拿过来,就是由「念」的方法,就能成就九心住、能成就禅定。

  韩清净《披寻记》:「谓九种相等者:谓念、等念、随念、别念、不忘念、心明记、无失、无忘、无失法,是名念九种相。如〈决择分〉说(陵本五十七卷十六页)。当知此随九种心住差别建立华体会(HTH),由于奢摩他品能摄持故。」

  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五十七:问:世尊依何根处说如是言:「念、等念、随念、别念、不忘念、心明记无失、无忘无失法」?答:依念根说。此差别义,如〈摄异门分〉应知。

  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八十三:「所言『念』者,谓住其心故。言『等念』者,谓等住其心故。如是广说应随九种心住差别,如〈声闻地〉,当知其相。」

  《瑜伽师地论》卷第三十:「云何名为九种心住?谓有苾刍令心内住、等住、安住、近住、调顺、寂静、最极寂静、专注一趣、及以等持:如是名为九种心住。」

  「谓九种相等者:谓念、等念、随念、别念、不忘念、心明记、无失、无忘、无失法」,一共是九个,是名念的九种相貌。这九种相貌如〈决择分〉有解释,在陵本五十七卷十六页。「当知此随九种心住差别建立」:就是由九种心住的差别建立这九种念。「由于奢摩他品能摄持故」:由于它也是属于止,就能够摄持令心不乱。就是由九种念得九种住。

  一、「念」:「念」的第一个相貌是「等念」,在九心住的第一个是「内住」,为什么心不向外面攀缘,安住在所缘境呢?所缘境就是内,安住在所缘境就叫「内住」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「念」,念所缘境了,心就住在所缘境这里;这个心念什么、心就在什么地方住,是这么意思。若想要不妄想,要数数地忆念所缘境,心就住了,要收摄此外散的心,使心住到内心所缘上来,就安住在所缘境,所以叫做「内住」。

  二、「等念」:「念」的第二个相貌是「等念」,等念就是「等住」。「等」就是平等,前一念安住在所缘境上、第二念也安住在所缘境,前后念是一样的,叫「等住」;若前一念安住在所缘境,第二念就跑了,那就不等了。为什么能够等住呢?起初摄心时,心是粗动不息的,修习久了,动心也多少息下来了,才能心住内境,相续而住,它就会等住了。

  三、「随念」:「念」的第三个相貌是「随念」,是九心住中的安住。虽然内住、等住,若妄念一起,还是会失去正念,心一外散,就立即觉了,摄心还住于所缘中,将心安在所缘境上。

  四、「别念」:「念」的第四个相貌是「别念」,就是九心住的近住。前后念都在想着所缘境,能做到不起妄念,因为妄念将起,就能预先觉了,先为制伏。不向外思惟色声香味触令心流散,心能安定住于所缘,不会远散出去,称为近住。常常亲近念住,称为近住。

  五、「不忘念」:就是调顺。有种种相令心散乱,种种相包括色声香味触相,及贪瞋痴、男女等相,这就是十相,使心流散。心里面作念,观十种相有过患的!心已安住能以静制动,内心柔和调顺,不会因这些相的而散乱,称为不忘念。

  六、「心明记」:是九心住中的寂静。十相是重于外境的,这时候心不被外境十相的扰乱,但还会有八种寻思:欲寻思、恚寻思、害寻思、国土寻思、亲里寻思、不死寻思、家势相应寻思、轻懱相应寻思;及贪欲、瞋恚、惛沈睡眠、掉举恶作、疑五盖出现,此时能以内心的安定功德而克制这些妄想,免受扰乱,内心如中夜的寂无声息一样的寂静。

  七、「无失」:就是九心住中的最极寂静。这时候如果暂时失去正念,能进步到不善寻思、五盖等一生起,立即正知除遣,立刻除灭,称为无失。

  八、「无忘」:就是九心住中的专注一趣。「专注一趣」的时候已没有十相、八种寻思、五种盖的障碍了。的时候,心里面一直是明静而住的。坐一小时,坐二小时,乃至坐八个钟头、坐二十四个钟头,心里面都是明静而住的。所有的恶寻思、五盖等随烦恼都不出现了。「最极寂静」还是会出现恶寻思、五盖等随烦恼,出现了立刻能消除。「专注一趣」,就是有加行有功用,能按照这个「加行」,就是正念在所缘境上安住不动,这叫做「加行」。「有功用」,就是要勇猛精进。这个时候就能达到「无缺无间」。在时间上,完全是明静而住的,在内心的止观情况上看,也没有杂乱的妄念来侵犯,这个时候「三摩地相续而住」。明静而住的三摩地,能相续不间断的下去,总是明静而住的,「是故名为专注一趣」就是专一的住在所缘境上。但是要有加行、有功用、无缺无间,还要很努力才能做到平等正直持心。

  九、「无失法」:最后九心住中的等持。这是专注一趣的更进步,功夫纯熟,这时是无功用运转的境界,不用特别用力,「无作行」而任运自在的,于所缘境无散乱的相续而住。修习止而到达这一阶段,就是快要得定了。不由加行、不由功用,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:故名等持。

  修止就是依止明记不忘的这念心,将心安住于所缘,使妄念从粗到细,乃至到不由加行、不由功用,心三摩地任运相续无散乱转,这样就会成就禅定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