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常识 /MANUAL
精准把握城乡差异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
精准把握城乡差异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近日,中央办公厅HTH官网登录入口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力求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,全面保障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,以适应教育强国建设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需要。
我国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以往的一些政策文件都对此有所论述,可以说《意见》在总体目标上与相关政策文件是一脉相承的,但《意见》又更进一步,在具体要求上与时俱进。比如鉴于劳动教育、思想教育等有待强化和部分地区(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)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的现状,《意见》有针对性地提出“依据国家课程方案配齐配足教师,特别是加强思政课、体育、美育、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、特殊教育教师配备”。再比如根据新时代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,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辩证统一的要求,《意见》有针对性地提出“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学校育人全过程,筑牢各族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”。
不仅如此,《意见》在内容表述上也更为全面。比如,在对城乡整体发展的论述中,以往相关教育政策往往重“乡”不重“城”,《意见》则在强调“优先发展乡村教育”的同时,提出“制定城镇义务教育学位配置标准,市、县合理规划并保障足够建设用地”。可见,《意见》较好地兼顾了城乡教育的发展需求。除此之外,《意见》对教育需求的城乡差异也有着精准的把握。
具体来看,近年来,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,2010年至2020年,我国乡村流向城镇的人口从1.43亿人增长到2.49亿人。根据《中国教育统计年鉴》(2011年、2020年)的相关数据计算可知,2011年至2020年,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数从1261万人增长到1430万人。在此背景下,《意见》提出“加快城镇学校扩容增位”“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”便顺理成章。
具体而言,城镇化背景下,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。一方面,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口和学生流失严重。在这些地区,如果继续办乡村小规模学校,则会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。另一方面,在一些生存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,仍然会有一定数量的适龄学生。在这些地区,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就很有必要。
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,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也有其必要性。正如习总在主持十九届中央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所言,“在现代化进程中,城的比重上升,乡的比重下降,是客观规律,但在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情下,不管工业化、城镇化进展到哪一步,农业都要发展,乡村都不会消亡,城乡将长期共生并存,这也是客观规律。”也正是因为此,《意见》还有针对性地提出“全面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,健全城乡学校帮扶激励机制,确保乡村学校都有城镇学校对口帮扶”。
《意见》实施的成效重在各地因地制宜、积极主动地人人落实。比如《意见》提出“以推进师资配置均衡化为重点,推动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、办学条件薄弱学校流动”,这一点如何有效实施,还需考虑一些城镇学校面临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、教师资源日益紧张的实际情况,充分考虑城乡学龄人口空间格局的变化,因地制宜。